刘生财,福建省细胞生物学与转化医学学会理事(原福建省细胞生物学学会理事)、福州市花卉协会理事、福建省省级科技特派员、福建省团队科技特派员发起人、福州市科技特派员等。担任BMC plant biology、Gene、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、热带作物学报、分子植物育种、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等多个国内外学术杂志审稿人。
长期从事园艺生物技术与品质代谢、园艺植物生产的教学和研究。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,先后主持教育部博士点基金、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、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等课题。主持校级本科生教改项目7项。
个人荣誉:2011年6月获得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、2016年6月获得福建农林大学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;2018-2020年度福建省先进园艺工作者;2019年指导的大学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服务团队荣获福建农林大学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称号;2020年福建省最美农业专家。
爱党爱国,坚定政治方向;潜心教书育人,教学工作量饱满
我院园艺植物生物工程研究所刘生财博士、副教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,全面贯彻党的路线、方针、政策,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,严格落实学院党委决策部署;严于律己,坚持立德树人,坚持服务师生、事业心强。坚持不忘初心、为党育人,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探索课程思政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。为本科生及研究生讲授《园艺植物生物技术与工厂化育苗》、《植物细胞生物学》、《园艺植物组织培养》等多门课程。真心关爱学生,做学生的良师益友。先后指导硕士和本科毕业生100多人;2篇硕士论文和1篇本科毕业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;指导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,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项,校级大学生创新性计划项目6项,1项被评为校级优秀。
图为刘生财副教授在组培间指导学生
秉持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,做乡村振兴的助推者
刘生财博士、副教授在“千万行动”中开展了6次现场培训,培训了130多人次,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,蔬菜、花卉等园艺作物相关病虫害得到了有效防控,将农户损失降低到最低。指导一些农业公司建立部分园艺作物的种苗繁殖体系,每年为公司企业生产种苗100万株以上,销售额超过100万元,同时增加了就业岗位,解决了部分家庭成员的就业,每月为农户增加3000元左右收入,实现精准扶贫。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,协助企业申报立项福建省科技厅星火项目等各级项目2项,提升了企业的科技含量,推动当地花卉产业发展。
图为刘生财副教授参与2021年海归英才八闽行走进泰宁活动(左四)
不畏艰苦到援疆,丰富疆民菜篮子
刘生财博士、副教授作为福建省2020年援疆农业技术人员,赴新疆昌吉州开展为期四个半月的援疆工作。在援疆期间,抵达昌吉州后刘博士很快投入到工作中,不畏炎热酷暑,与单位工作人员一起深入田间地头,多次到昌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辖属的农场和公司进行调研指导,为企业引进新型蔬菜芦笋品种和种植管理模式,丰富了新疆昌吉蔬菜品种及人民菜篮子。为企业解决生产中的问题,对种植户提出的生产难题进行一一解答,引入芦笋科学栽培管理模式,对番茄、辣椒、百香果等园艺作物生产进行技术指导。
图为刘生财老师指导昌吉州农民
刘生财表示作为教师不仅要在科研中潜心研究,还需持续将落实立德树人这一要求潜移默化渗入课堂,教育引导学生敏于求知、勤于学习,独立思考、勇于探索,全面培养善于求真理、悟道理、明事理的能力素养,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实现高质量发展相适应,培养传承创新时代新人。不仅要能做科研,更要将成果带给生产一线农民,为其增收增产。